|
发表于 2006-5-16 22:26:47
|
显示全部楼层
第八十一章( o) W" l. B2 n0 U4 X) {; T7 R
. j8 I Z% J. M3 P6 ?5 T 众护卫将罗侍郎一行十人押走后,我看着金应,沉声问道:“金相,你无视法纪,滥用职权引私人入阁,可有什么话好说?”9 i+ l8 g8 Y9 d1 c1 [
金应强声辩解:“我只是忧心圣驾安危,才引领中书省罗侍郎入阁主持大事,这是遵循礼法旧制行使职权,何敢当‘滥用’之名?”
& L, p7 w. l9 D" ^2 W5 \ “遵循礼法旧制?你遵循哪里的礼法旧制?圣上登基之初,立即召告百官以朝纲为准行事,不得逾越职权,有违者门下省即立案纠察,令其停职候审。金相,各省行事,以法为先,却不是以‘礼’为先!谁敢借口礼制行乱命,朝纲不容!”& {, g7 ?, C2 i: ]# D; Z+ l8 C
我顿了顿,冷冷地说:“金相,你现在是愿意交出印绶,自去门下省投案,还是也愿意从军法入监?”
. x2 ^9 y0 M0 j 收走金应和礼部尚书和印绶,是我执掌尚书省以来首次直接下令除官,好在这里有经过四年休整,已经扎根的法制底子支撑着,春秋阁里的官员有惊愕却无惊慌,行事依然有条不紊。大事抵定,我问赶过来的主薄:“兵部张侍郎怎么不在?”
' K2 w( g X% c* a0 O# I# d, g “张侍郎连日下令弹压各地府兵,昨日去了温山西营,现在还没回来。”3 ]5 v+ g, p2 e6 _* P0 V. g5 u
难怪罗侍郎他们敢起这样的心思。
* Y7 p) W( l& x& ^" S4 t “付相呢?”4 w; R v ]) E: @
“付相与户部的几位阁老商议筹集物资济灾一事,已经四天没有出小东阁了,相君要过去一起商议吗?”1 C8 J8 ]3 b: j( k
我一边向小东阁走,一边问:“付相他们知道罗侍郎来尚书省了吗?”
7 f* `# ?( l3 F) u- K( w “知道的,但付相当时说‘哪个有空理他们的胡闹,只请吏部阁老去陪他们坐坐就是了。各部安守其职,别理他们。让他们闹,我们只当看耍猴把戏的,实在闹得过分了,就请人去门下省请御使台的大人过来纠察。’”
( _* @! P6 H# t' V' R. c 现在中昆的府兵制是嘉凛揉合西元中昆两族的旧制改建出来的,就连向来跟军方亲近的我,也弄不清他们的具体指挥方式,更别说罗侍郎他们那样的文官了。3 r" Z% x' d! d- y
罗侍郎想得兵权,根本就是白日做梦,付南音的镇定由来有因,倒是我心忧过甚,行事太急躁了。
5 M. F0 T. h5 [' p) m! S4 s 小东阁里没有我预想的喧嚷,我推门进去后入耳的却是一阵阵如雷的鼾声,包括付南音在内的十几名官员或趴或仰或靠的在座位上呼呼大睡,个个脸色青黄,胡子拉碴,憔悴不堪,想来是累得太狠,实在支持不住了。3 `" |6 @9 V, u: _) ]7 _: T6 F
我轻轻地走过去,刚把付南音前面摊开的卷宗拿起,他就醒了,红着眼睛看了我一眼,含含糊糊地说:“相君,水势直迫南荒七郡,受灾百姓人口数现在已经超过四百万,西凤救援的人力物资犹如杯水车薪,如何是好啊?”
5 P! V, Q, X& ]. ^* U9 W: I, \# B X 我微笑着安抚:“你放心,我有办法,你先睡会儿吧!”9 }' q. t% a3 k, n3 c
付南音低嗯一声,居然真的又睡过去了。我退出门外,和高云歌晁视一行人回到我的办公楼里,将从付南音手里拿过来的一叠卷宗分开阅读。我早知大水既然能把受灾最重的几个县淹成汪洋,连统率水军救援的嘉凛都会因此而失踪,洪水的险恶肯定会比高云歌他们嘴里说的严重,可当我看到付南音他们整理出来的数据时,还是吓了一大跳。. B! r# V3 ^) x2 B- {" S* |
付南音说得不错,南荒七郡,除去灾情已经非常严重的大泽、清安、临海另外四郡也已经被水势所逼,自顾不暇,根本缓不出手来营救其它三郡。西凤的救援物资对比起受灾百姓所需来,真的是杯水车薪。: v8 q: R8 v: ?4 l9 F X' H
中昆安置流民之数巨大,近四年的休养生息,百姓也才算安稳下来,地方府库里能周转出来的赈灾物资同样不多,只可裁量而取,不可做剜肉补疮之事。) C% x1 k. T7 a4 _3 h: A, U1 ^6 ~' g
东辽在嘉凛南下的时候望风而降,未经战争,较中昆富庶,但它也是士族势力未受武力打击,盘踞最稳的地方。这四年时间里,中昆士族的势力在我的分化瓦解策略下江河日下,东辽却依然顽固不化。连户部丈量土地,重整户籍都阻难重重,从前年末闹到今年都没有完全整理好,这危急时刻想让他们出钱出力,太难了。要是因为等他们一月半月,算上物资运输的时间,南荒百姓又不知要饿死多少人了。
( V$ t, } K% C a0 n; { “何先生,请你立即回长康府,让卢管家清算府里的财产,尽快地把府里的物什变卖,府里的仆役除了几位先生要用的以外,全都发给薪金遣散了……”3 D! f$ r, K3 l, e" A. t, p& y) r
众人愕然,高云歌道:“相君,赈灾是朝廷的责任,您不必如此。”
( `2 N) U7 t5 ` “朝廷三年来减免赋税,与民生息,积余不多,国库应付正常的财政开支都有些吃力,哪有多少钱赈灾?唯今之计,只能发动民间捐输善款。既然如此,我这倡议者就应该先立个榜样。”% g6 f G6 {( ~( x4 W$ u5 O7 B
“郎君,您这几年建学校修路途没少用钱,全仗卢管家持家有方才能平衡收支,不到秋末封邑缴供,府里基本上没有积余。就算变卖家财,也筹不到多少钱。赈灾还是从四方楼里调款吧!”
& w1 z6 {- X3 ^9 \' U8 p% j% | 姝鬟的话让我不禁抹了把脸:“从四方楼调款是不行的,为免哄抬物价发灾难财,四方楼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去联合其它商家平稳市场……何先生,你去告诉卢管家,情势危急,要尽快行事,筹得多少是多少。”
1 u/ {+ j; ?/ N7 t* |5 g P 众人出谋划策,各行其是。我把付南音和户部众官员拟定的物资调配书签好递给高云歌后,晁视突然道:“相君,我想写封信送去苏郡,请世神教召集信众救济灾民。”) H/ Z, }' k( J2 ~. j; V d
我心里一惊,抬头问道:“醒源兄,你这是何意?”3 ]" g4 H3 ]7 ?3 F
晁视淡淡地说:“相君,世神教教导信徒以农养商,以商扶工,再以工富商。立足海外诸岛,与陆地诸国商贸,说它富可敌国毫不为过。大难当前,怎能不请它出一把力?何况临海郡有它的教民数十万,无论是依它的教义还是依道义,它都应该伸出援手。”9 O& l; l; |- y' C# y" i$ q
依二十一世纪的现况来说,能够对天灾人祸做出最快捷最人道的反应的,往往是以宗教名义成立的各种慈善机构,因为它们跨越了国界和种族,少了官方的利益勾斗。4 j D4 f2 t( r* f, L, b" X6 L
只是世神教创立至今,不过四年,且又是在战争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,它的信徒能够具备它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吗?
/ y0 _" [% N/ Z9 r Q “好,醒源兄,你去写信,写好拿过来我签名。”0 D# P# B4 @) l( {0 ^, y* a; [
晁视刚展开信纸,就见张天旋风般的刮进屋来,一迭声的问:“相君,你怎么来了?”
0 V2 z ?4 O5 o “张兄请坐。”
) n6 Q0 |/ t* u* Q 我微笑着比了比自己,“你看,我身体好得很。倒是你跑去西营干什么?”( m+ K$ ]4 R! c: G. I/ \8 j
张天脸色一凝,沉声道:“相君,据金州渤州的府兵营长来报,近日东辽几大士族大肆集结家丁,异动频频。”
* N' z# V. R7 d4 f% r5 n “好一条趁火打劫的毒计!”& {$ E! s9 K) w( l
我咬牙怒骂,从户部派吏员去东辽丈量土地,审定户籍受到重重阻挠起,我就知道东辽的几大士族必不可能让我从容地将他们的势力分解。我想把矛盾爆发的时间拖到西南稳定,嘉凛还朝,却没想到他们竟有胆量此时异动。1 n }7 N5 l( D: K, V& l9 ?# m6 T
“你去西营,是令黑白二旗备战?接到的消息已经如此凶险了么?”+ |, x0 V& N" l0 H9 \7 M
“据报各族集结的家丁的数目合起来超过万数,时机不对,必须早做准备。”
" J& M( s* e; p8 K G4 ~, O0 r 我感觉张天必然已经做了军事调动,正想问详细些,刚才和吏部尚书一起离开的年社明又跑回来了,而且这次的脸色比他要车去门下省时更难看,红里透着青白。在他身后跟着的人赫然是随户籍审查官缪印堂的去东辽丈量土地,我已经差不多一年没见的孔德立。7 T- H g# a7 m
“晦如,有什么事?”# Q' i* k3 \) X- Z# a) \* w6 Z, T+ ^
年社明反手指了指孔德立,喘了口气,居然没说出话来。 B; V3 T; L3 T3 b
“相君,在金州审查户籍,丈量土地的户籍审查组被暴民所困,缪印堂大人下落不明,生死不知!”+ N; T3 ?# _7 H7 K8 j
我心头剧震,骇然问道:“你确定是‘暴民’?”
( U1 M. I b' y$ u& e 孔德立惨然笑道:“的确是‘暴民’,只是这暴民必定是出自金州士族李家门下。东辽李、熊、司、成、庞五大家隐瞒土地,户籍十分严重。缪大人自到金州以后,阻难重重,历时一年才摸出了眉目。刚测出李家占地超过了两万顷,隐户五百余,口上万。正准备仔细整理,上报朝廷,住处外就有暴民生事。我因为外出安排回程,恰好避过了暴乱。但据我探得消息,审查组的十名官员,三十余名属吏随从都陷落于暴民之手,伤亡过半,朝廷再不援手,审查组全员性命难保。”( r1 b8 i+ n# A* f$ p8 O# }
“相君,让我率兵踏平了李家!”
" K) i7 L3 ]' U9 J/ U0 m 我打开办公桌的抽屉,从里面取出一叠地图,打开东辽的部分。地图上,标画着东辽百余家士族的聚居之地。李家就是金州姓氏最古老,门第最清贵,势力最强大的士族。依附着李家的,还有鞠、查、管等十几个小姓。
, I) O0 I* ~& i. y' U3 S “金州是东辽物资集散的主要城市,朝廷若想从东辽运输物资南下,就得对李家退步……张将军,你确定你能尽速拿下李家吗?”
- n3 H/ o4 Z; @ 张天朗声回答:“主公南下之初,令我主持府兵改制时,就是将重心放在东辽。东辽之战,主公早有安排。若战,不出一月,我必能踏平五大家。”
4 T D4 w# F7 c7 D! ?: \8 a2 o 我抬头看着也德立,厉声问道:“德立,你确定暴乱者是李家所使?绝无虚假?”
! `! T/ Q, h& [& Y& f 孔德立挺胸昂然道:“我从暴民的兵器、行动组织、起事时间三方面来看,可以确定暴民动乱的确是李家指使!如有虚假,兵到东辽之后,可将我斩于阵前!”
2 X/ F0 A W6 s" P 战,或是抚?
& |7 Y+ @5 U! ~& P9 s9 T4 M) O8 s 战,此际朝廷出兵,无法像常规作战那样供应军需,张天领兵,必会行西元旧风俗,以掠为养。不止几大世家会被诛绝,地方百姓也难免惊扰。且金州正扼着物资输送路线的要冲,战事若不能及早平定,南荒赈灾的物资在倾尽了中昆西凤两地之力后,就会失去接继,无法应对今冬的窘境。
1 ~+ K! r+ W- _2 F5 Z 抚,朝廷就要承认东辽士族的特权,新朝法制从此在东辽就成了空文。四年辛苦建立的威严荡然无存,户籍审查组目前或许幸存的官员固然性命难保,以后朝廷再往东辽派官,只怕也都要像旧朝士族势力最鼎盛的时候一样,受制于地方士族;甚至于任官还要由“士选”。
9 f3 e6 F7 t+ J# c4 S/ c' D. v0 U0 H4 h+ e* s7 x
$ |: [# y) h& O1 S1 o1 O' {
9 e1 Z; _3 H2 F6 ], w, j
! s0 I; r3 k- H) q% P8 F, H2 b$ i
0 H- b0 a8 [+ t. k9 D" {8 k ----未完待续----2 m; Q% j. i* v5 A
6 o3 J1 }8 Y0 W+ v; a% ^, P: S
[ 本帖最后由 药大男孩 于 2006-5-16 10:30 PM 编辑 ] |
评分
-
1
查看全部评分
-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