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我分成四个重点,从涅槃的释名、种类开始谈起,来和各位说明涅槃以后究竟是怎么样的境界。- e4 O* Y0 ?7 E9 z4 w: v' ?1 V+ w
一.涅槃的种类和意义
8 I: l9 [) @: ?9 ~ “涅槃”,就是佛教四圣谛“苦集灭道”中的“灭谛”。“灭”并不是一般观念里消灭、幻灭的“灭”;涅槃的“灭”,应该包括动词的灭和名词的灭。动词的灭是指灭除了烦恼、痛苦、人我、是非、差别、障碍等种种无明;灭除之后的灭,就是名词的灭,代表寂灭无染的世界,那便是充满快乐、光明、物我合一、自由自在的世界。对于“涅槃”的解释,我们又可以从四方面来说它:
# U: H" j/ h9 Y4 k7 G9 N2 W% R, N
5 o' M! F$ g/ m" H U (一)从涅槃同义异名的诠释来解说# Q8 H7 I' |: ^) X) Q2 S
7 Z9 o. n5 L4 w) R5 {! I2 N5 [ r
1。从否定意义来诠释涅槃-像《法蕴足论》对涅槃的解释就有“无为、无边、无漏、无生、无住、无作、无灭、无起、无染……”等四十三种说法;《四谛论》则有“无坏、无失、无等、无碍、无求、无上、无量、无忧……”等六十六种解释,这些都是从否定层面的观点来诠释涅槃的意蕴。$ N% t9 r5 H Q) S6 y7 f
1 c7 ?) R: Z" ^, e, @- @3 W+ b 2。从肯定意义来诠释涅槃-《法蕴足论》有“真实、彼岸、微妙、寂静、恒在、安稳、胜义、至善、稀有……”等五十种解释;《四谛论》则有“解脱、超绝、唯一、圆满、清净、最上、真谛、真如、态度……”等四十六种解法,这些都是从肯定的观点直接对涅槃作广义的诠释。3 g2 y1 j" q9 N/ Y% `6 P
3 B4 W. a% T4 u1 c 3。各种经典的说法-则各具经义上的不同风貌:
% d( ]- g, W! x9 }4 @$ x+ F+ z. f6 D5 c$ F" @
《大涅槃经》说:“佛性”就是涅槃。" j, v: L( r* a
" [' d$ Q8 h' L- s
《华严经》上讲:一切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。
4 f- w, D8 G& p' N% V& i% N
- e" E5 Q' G- R: m 《法华经》里面说:最上的一乘道就是涅槃。- w, [- I% u1 M7 v2 b# U4 Q
2 f- G& O6 k( `/ s% H ]
在《般若经》里,“理无所知、无所不知”的“般若”就是涅槃。
! A! ^+ w- H% V+ x3 S G- A- l9 n0 r- [5 v, h) A- W% \( t
《楞严经》则说:证显了“理绝动静”即是涅槃。) ~$ N: D, |8 d
2 s1 q, L- Z& |; S) p( }
《维摩经》中的“十地不二法门”就是涅槃。$ J* a' C6 f1 @, k: E3 v
1 r( `! g$ A1 d 《胜鬘经》里说“如来藏”、“自性清净心”也是涅槃。
( ^. g9 V8 n8 W6 D* ]+ M* X
, J5 D3 f: ]; j) k6 [5 F4 O t 另外,禅宗的证得“本来面目”就是涅槃。
& p( Q' ]6 X7 m/ t
* J& m2 J/ ?8 n% s( G' F 各家经典对于涅槃的诠释,虽然名义各异,可是理实无二,都是指这个“清净自性、真实本体”。我们学佛法,主要的是要净化自己,找回自己真实的涅槃。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找到自己真实的涅槃呢?我且提出四个题目来考考大家,从《杂阿含经》中对涅槃的四个定义,来看看自己印证了多少涅槃:) G9 m) W/ k* x) A3 {+ Z4 e
. x4 v4 [. r; w2 F2 m
第一:贪欲的心扫除净尽就是涅槃。
" ?- ], Z9 N% d1 p. A
9 a' a+ j- b/ F3 X 第二:嗔恨的心清除涤尽就是涅槃。
@2 E4 p- n. d7 a2 j% b' E& F2 J7 E* q; U' W, s# m
第三:愚痴、无明、邪见之心去除荡尽即是涅槃。# X0 _; l! z- P$ ]/ ~2 W
4 s7 ]! B- Z0 l0 i" P; q7 |
第四:烦恼、是非之心破除泯尽即是涅槃。1 r7 a0 M3 T" N
9 ~6 J( m$ K2 h 四题一百分,请问大家得了多少?及不及格呢?如果对涅槃的境界把握得还不够,那就要多多努力加紧修持了。
$ [8 ~# [9 @. F2 f' f a! {3 F/ Q. G) S
(二)从涅槃本身的意义来解说
1 S' T3 U7 B. W1 `! B e* H+ n. t( v* L
《杂阿含经》中说:“贪欲永尽,嗔恚永尽,愚痴永尽,一切烦恼永尽。”可见涅槃首在破除贪嗔痴,断灭一切烦恼。$ Y9 E- m$ w. Q3 }' c
}2 b% B' I2 X, m; L
《大毗婆娑论》说涅槃的意义是“烦恼灭,三火息;三相寂,离诸趣。”因此,一切烦恼灭尽,贪嗔痴三毒火止息;解脱相、离相、灭相三相寂然,也就是无生死相、无涅槃相,无相亦无无相;并且远离五趣六道轮回受生之苦,这种灾患永尽的境地就是涅槃的境地。
0 n \5 _+ U% @* c
$ x( y; g( ~5 j) M% S5 ] 玄奘大师将涅槃译为“圆寂”。圆,指圆满,应有的一切功德都具足了;寂,指泯寂,一切污染的习气、烦恼都泯除了,这便是涅槃的真谛。
$ T9 c- d) `# r5 p [
( A s! T4 \% P3 g 我们常说“人生无常”,可是,在这个无常里面有一个恒常的涅槃。人生是苦,而涅槃却是绝对的快乐。人生无我,因为这个“我”不究竟,而涅槃有我,因为涅槃里的“我”是真我;人生很污秽、烦恼,而涅槃是我们最究竟、最清净的本性乐土。' t) J- ~. E: W+ N% o7 p$ [2 n
|